by:Megumi

閉起雙眼,在廣島漫步。

穿越滿佈塵埃的時間長廊,眼前的這座城市,在絢爛燈火的背後,隱隱地勾勒起那些潛藏於熙嚷背後的過去。

那彷彿火車行駛而過所掠過的圖像,是一楨楨古往今來的靜止畫面。是擁有神之嶼宮島的安藝國、是坂本龍馬曾經停留的鞆之浦、是原爆引燃滿天火焰的受災地、是永遠停在08:15那瞬間的手錶、是宮崎駿筆下的波妞漁村場景、是美味多汁的八朔與柳橙的產地,是刀刀入魂的宮島細工職人、也是中國地域的政治與經濟中樞、日本的政令指定都市...每一次的停格,都是這座城市訴說故事的片段,然而這座城市的故事有時輕聲細語,有時坦蕩大度,如果沒認真聆聽,可能就也這麼錯過了。

這座揉合著文化、歷史、眼淚、夢想與經濟的城市,Megumi私心地喜愛著。

儘管如此,雖然來了廣島縣好些次,卻是跑了鞆之浦4次、嚴島神社3次、和平紀念公園及周邊3次,在廣島能真的「好好散步」倒也是生平的頭一遭,於是不免心情大好地享受這不算太長時間的空白。腦海漫步完廣島的過去,接下來,一起出門走走吧!


地面電車與汽車共用道路,只有一線之隔

廣島地面電車,彷彿城市的血管般地流動於地面。

有朋友曾向Megumi說起:「廣島好多地面電車,真不錯。」但是,廣島的地面電車之所以大而廣,其實並不是因為浪漫、省錢,而是是來自於廣島在歷經原爆後,整座城市交通系統近乎癱瘓,於是由全國各地緊急調度電車車廂,與周邊城市共同重建共通的電車系統,使這座城市的復建得以更快,也導致現在所見的地面電車款式多元、年齡不一。所以,到廣島旅行時,如果搭乘到老電車可是相當可貴的經驗。

也由於廣島地面電車在廣島市的市區鋪設距離非常繁密、發車時間穩定,所以在整體載客率上也相對擁有很高的比例,固然近年廣島市的公車搭乘率有下降趨勢,地面電車與地鐵卻不受影響,也是另一個有趣的現象。

此外,因為廣島的地面電車路線多達8線、不但有傳統電車還有德國進口電車,款式與時代交雜於市區出現,因而也享有「移動博物館」之稱。

由於早期電車內裝已經不可能有太大變動,所以在無障礙的關照比較有限,新款的德國電車則針對月台上下車的無障礙有比較貼心的設計,底盤高度可以跟月台等高,輪椅或老人、孩童上下車都比較便利而安全。在電車款式上,目前幾個比較大宗的型號,約莫有傳統的150形(下圖)、200形、3900形、3950形,以及德國的5000形這5款,另外在2005年還有推出一款5101形,是由日本的好幾家公司聯手開發的最新車種。在這些電車型號中,年齡最老的是150形,是1925年所製造,現在已經是88歲的「阿公級電車」啦!

 


地面電車經營單位為廣島電鐵,每天有半數市民使用這項交通工具


如願搭上150形,古老車體內裝(上圖為外觀),果然很有時間感


您沒看錯,150形的車廂地板是木地板


1982年製造的3900形,走的也是傳統電車外觀 


1999年製造的5000形,為德國西門子所出產的低底盤電車

與地面電車擦肩而過之後,繼續往前,是整齊的廣島市街。

您一定也好奇,明明是一座曾經滿目瘡痍的城市,為什麼Megumi會用「整齊」兩個字來形容呢?

1945年8月6日上午08:15,廣島市因美軍投下原子彈受創,當時正在念研究所的丹下健三正巧人在廣島縣的尾道市,次日趕到家卻獲知母親因為美軍空襲所引發的火災而喪命,而在愛媛縣今治市的父親則於8月2日也已經去世,短短一周的時間裡,丹下健三先後失去了雙親。回到東京,在次年完成研究所學業的他,儘管受聘為該校(東京大學)助理教授並擁有研究室,卻依舊難以忘卻自己家鄉因為戰火所導致的滿目瘡痍。

儘管當年的丹下建築師因為曾奪下「大東亞建設紀念營造計畫」、「曼谷文化會館」等多項建築設計的首獎而頗受好評,然而對於丹下有心投入家鄉重建一事,在1947年初任廣島市長的浜井信三卻也不敢貿然委以重任,直到制訂了「廣島平和紀念都市建設法」之後,才終於得以依法行政,並於1949年舉行廣島平和公園設計案,範圍包括公園及市區的周邊百米道路,丹下不意外的以出色的設計能力奪下了首獎,才總算進而參與廣島市的相關建設工作,可說是奠定廣島市都市樣貌的重要基礎。

而廣島市的重建,也正是這位後來連任4任,並被稱為「廣島之父」、「原爆市長」的浜井市長及丹下建築師所聯手打造。浜井信三這位政治家,為了推動全面禁止核子武器,經常發表相關主題演說,直到1968年2月26日那天,他在結束演講後走回來賓席時突然因心肌梗塞而倒下,送醫不治。次月,由繼任市長發起,全體廣島市民志願參與的模式,為這位廣島市民的廣島之父處理後事--所以,廣島如今能擁有這番整齊而美麗的市容,Megumi可不能不說說以上這段故事,像大家提提這兩位男性。

畢竟,就像我們常說「成功的男性背後,都要有個偉大的女人」,成功的城市背後,也要有無私奉獻的專業,不是嗎? 


開闊筆直的綠色道路,生機盎然


藍色道路也整頓的非常清爽,部份區段還有簡易咖啡座


舒適的環境就算只是小小休息3分鐘,都覺得非常療癒


現代景觀雕塑大師野口勇(日裔美籍雕塑家)設計的平和大橋,象徵旭日東昇的「建設」 

沿著平和通散步,直行通過平和大橋之後,廣島平和紀念資料館便映入眼簾。

連結資料館兩側的平和大橋與西平和大橋,由丹下邀請好友--日裔美籍的現代景觀雕塑大師野口勇進行創作,以橋樑為藝術介面,勾勒出旭日東升意象的「建設」以及同舟共濟意象的「啟航」,然後以「平和之塔」、「嵐の中の母子像」、「平和の像」等雕塑品承接,勾勒出走出傷痛、邁向希望的意象,凝聚於「祈りの泉」,再鋪陳出廣島平和紀念資料館。

必須說,這座資料館可能會讓膽小的、稚齡的參觀者趕到有些不舒服,因為氣氛著實有些沈重。

當初之所以將廣島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在於這座城市因核爆而受災,是做為警惕世人的重要案例,所以除了設置有紀念公園、紀念碑、保留原爆穹頂之外,也在1955年設置了這座資料館,這棟建築物是依據「廣島平和紀念都市建設法」所進行的第一項公共建設,
用以收藏展示關於廣島與核爆的相關內容。

資料館東館,主要介紹廣島被爆前與被爆後的歷史、戰爭與市民、原爆穹頂、資料館本館(就是長條那棟),主要介紹原爆當日狀況、遺留物展出(代表性展品是時間靜止在原爆當時的「懷中の時計」、制服在現場而主人卻被爆消失的「女學生制服」)、熱線的影響(代表性的展品是「人影の石」,石上有人影印,人也被爆消失)、暴風及高熱與放射線的受害、救援與救護...等主題,真實而未經修飾地呈現這座城市是如何走過此一重大事件,以及核時代的警惕。

順道一提,也由於資料館乃為戰後代表性建築師(丹下)作品,在2006年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公園前的雕塑品


資料館入口


原爆市長的雕像

 
廣島遭受原爆已經有24761日(至2013/5/22計算)


東館的館內展示陳設圍繞著原爆穹頂模型

離開資料館,往前走便是公園的「原爆死歿者慰靈碑」。

這座碑,台灣人應該很熟悉吧?每年每逢8月6日就會在NHK看見直播的追思會,正是在此所舉行的。根據當地出身的日本人說,雖然8月正是日本學生的暑休期間,但只要每到8月6日這天,廣島的小學學都必須返校參與「和平教育日」,觀賞核爆錄影帶、提醒原爆的可怕,所以就算沒有經歷那段世界大戰與核爆歷史,卻沒有一個廣島人不知道這份傷痛與可怕。

在每年8月6日所舉行的儀式中,都會將當年度受到原爆者的名單增刻至紀念碑上,截至2012年8月6日止已經有28萬人左右因原爆而遇難。

對於是否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其實廣島市民當初也同時存在著正反意見,因為集體傷痛的生命經歷太過巨大,保留現場等於突顯傷痛,然而做為警世教訓,卻又具有絕對的必要,透過傷痛警惕後的保留這些原爆遺址,若能為世界帶來和平,才是真正透過人類的負面資產帶來正面教育的價值。因此,當初原爆區域所殘留的建築物,僅保留公園內目前所見的幾棟建築物以做為警示之用,其他當時還保留的建築物、地上物則都在拆除中一併清理。

而丹下建築師所提出的紀念公園設計,正是以一條中軸線的貫穿,以「原爆死歿者慰靈碑」為起、串起「平和の池」、「平和の灯,延伸至「原爆穹頂」為終。

值得一提的是,「平和の池」的水之意象,來自於遭遇核爆及火災會渴水,因此希望透過水池的意象撫慰受爆者,也希望祈求和平的願望可以像水一樣地蔓延到世界(每年8月6日的紀念儀式有一道『獻水』儀式也正因如此);「平和の灯」,是一座以煤氣生火的灯,丹下的設計構想是為了反核與祈求永久和平所設置。這座灯所點燃的火,並非來自於管理單位自行所點,而是以受爆後的全國12宗派寺院所送來的「宗教火」、工業區所送來的「產業火」、宮島的彌山所送來的「消えずの霊火」共同做為火種,然後每年在廣島縣內的市町村繞行採火,匯集和平之火。

 


每天都有許多鮮花送到慰靈碑前,視線望方為核爆穹頂


一字的中軸線,清楚呈現丹下建築師的設計意象


祈求停止核子武器的願望,蘊藏在平和の灯裡燃燒,直至核武停止之日

再往前走,映入眼簾的是「原爆の子の像」。

站在紙鶴中央的雕像,是在2歲時受爆的女孩--佐佐木楨子,在受爆的10歲後罹患了白血病而去世。楨子的同學於是發起了「建立追悼因原爆而去世的孩童紀念碑」的活動。這項活動在日本得到3200家學校的捐款,也獲得了19個國家的贊助,而在1958年完成了這座雕像。以手拿著紙鶴的少女為主題的雕像,是為了表達尋找和平的心願。而在雕像內的時鐘,則由獲得諾貝爾獎的湯川秀樹博士寫著「千羽鶴、地に空に平和。」(千羽鶴、為大地與天空帶來和平)的字樣。

為了撫慰這些因為受爆而去世的孩子,在雕像旁設置了千羽鶴的祈福櫃,提供來到此地的參觀者參與,也懸掛為這些孩子們所折下的紙鶴。因此,據說日本許多學校在前來此地參觀教學之前,會先讓學生在學校折好紙鶴串起,再帶來公園的透明櫃登記懸掛。衷心地希望核武可以停止、和平早日到來啊!


紀念碑與紙鶴台


手拿著紙鶴的少女


除了現場折千羽鶴之外,也有不少學校會以寄送方式獻上祈福的心意

除了這幾個點之外,在公園內還有多處慰靈碑、觀音像、追悼碑、供養塔、石塚等等,不過在此就先略過,大家若有機會走訪時,倒是可以預留個1、2小時參觀資料館與公園。

接下來,直接前往公園後方,由建築師增田清所設計的「広島市レストハウス」,當年是唯一一棟可以眺望廣島街景的高樓,現在則被稱為「廣島市繁華街道在土地上的唯一倖存者」。

這棟興建於1929年的建築物,在戰前原本是做為和服商店(大正屋吳服店)之用,由於本店開在大阪,所以當年在廣島來說,是一家新潮的新型和服店。1943年的大戰期間,這棟建築物被國家徵收為「燃料會館」、戰後轉做為「東部復興事務所」,現在則做為觀光案內所。特別來到這處觀光案內所,並非真的需要提供什麼資訊,而是為了參觀這棟建築物的地下室。這棟由增田清設計的建築,在當時算是新型商店的建築,增田本身就是構造專門家,對於RC的耐震也有研究,致使這棟建築儘管位於爆心周邊,卻依舊在歷經核爆後,依舊屹立不搖。

在當年,這棟燃料會館配置了37位員工,原爆發生當時導致屋頂破裂、室內火災,卻有一位員工因為正好在地下室工作,因此成了唯一倖存者(該名員工活到1980年,以84歲高齡辭世,足見核爆對其並無直接影響)。在戰後,這棟建築保存了地下室當年的模樣,並開放參觀,25人以下均可登記入內參觀,由於地下室並未整修而需配戴安全帽,也請配合工作人員指導。


建築物現況外觀


建築物受爆時照片(翻攝自解說牌)


一樓的觀光案內所空間


地下室


到處懸掛著祈福的千羽鶴

在公園散步的最後,當然要看看「原爆穹頂」。

原做為「廣島縣物產陳列館」的這棟建築,於1915年由捷克的建築師Jon Letzel所建,綠色穹頂的外型由於優雅又具有美學,在當年便相當受到歡迎。這棟陳列館在落成後,主要做為工商業的展銷、博覽會及展覽,後來雖然一度為了擴大使用面向,而改為商品陳列所及產業獎勵館,卻在戰爭長期化的現實中,被陸續改為內務省的土木辦事處、廣島縣地方木材株式會社等公部門用途--直到1945年,核子彈落在這棟建築東南側160米距離的600米上空,導致建築損毀、人員全亡。

卻也由於建築受到上方的垂直衝擊,導致建築壁體有單側沒有發生倒塌現象,縱使建築已成斷垣殘壁的景象,卻依舊在立牆與所支撐的穹頂勾勒出建築的輪廓。

正因如此,這棟建築物在在戰後被當地居民稱之為「原爆ドーム」(原爆圓頂、原爆穹頂)
  ,並於1996年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週邊的原爆遺址也指定為國家史跡,並設置了緩衝地帶以保護此遺址不受破壞而得以保存,以宣揚和平與反核的意念。


設置於核爆穹頂旁的慰靈碑


由於正好在進行建築調查,所以搭設了鷹架


換個角度瞧瞧,穹頂為戰後被復原


對照一下,2008年所拍攝的建築外觀   

 
指定為世界遺產的石碑


廣島縣說明文

廣島市的街道散步,還沒有結束,但凌晨三點半是該睡覺了。

看完世界遺產,接下來讓我們到商店街走走,尋找好吃的廣島料理、體驗在地的庶民美味~散步地圖也將會一併整理在下一篇裡唷!

-----------------------------------------------------------
本文係受日本觀光廳+中國地域五縣聯合邀訪

 

 

 

arrow
arrow

    Megu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