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jpg by:Megumi

大張旗鼓的花博,將整個台北市化為一座巨型的工區。

撇開那堆先進的科技昌明建設,都市裡的各種綠色景觀,反而比起被刻意營造出來的千紅萬紫,還要來得吸引我的視線與腳步駐留。

我們都知道,綠色植物是可以調整微氣候的,於是在許多國家都會針對不同地理、環境、氣候,種植各不相同的城市景觀植物,藉以透過綠色環境的生成養護,進而改善生活環境,也創造出具有各種樣貌的綠色城市。

對於都市生活者來說,擁有綠色景觀也許很奢侈,然而透過不同手法,公共空間是對於綠色環境營造,以及提升,應該有更多可行的資源、細緻的做法投入。

這陣子市府在各道路側處理樹穴,施作了大量的半圓形圍籬,將行道樹都包在裡面。理由說是為了避免用路人將機踏車停放時,壓迫到土壤或樹根。可是,當每天看著明明施工不良的鐵圈一個一個立起,卻發現那又成了另一個既醜也不環保的奇怪景觀改善方式,而且完全跟「美」劃不上等號,翹曲且未緊貼在地面層的半圈,成了另一種看起來很施工不良的改善成果...

綠每次經過時,我都忍不住搖頭。
就像一些為了因應花博所圍起的簡易美化,輸出很多長達5~10公尺的
塑膠布條,上頭印著滿版的花朵,試圖整個包住不怎麼美麗的鐵圍籬。

原本不是太好看的圍籬,固然被簡易美化而被圍束起來了,但這為了花博所進行的美化,卻讓我忍不住哀嚎,因為只浪費了公帑,卻沒有能對視覺真的達到太多改善效益。

有處理過廣告物輸出物的人都知道,輸出的費用很貴,這些效益有限
的「改善」,砸下的全都是錢--大型活動的總體景觀確實需要整頓,但怎樣整頓的有美感,又能環保,才是考驗專業的高低。然而,為花博而整頓的街道景觀改善措施,不止一項讓人啞口無言。

相較於移走一大堆原本生長在圓山地區的各種樹種,再來大規模整地、種花、種樹,我倒寧願看見更多對於綠色環境的尊重,與切實的透過綠色營造的方式,以點狀、線狀、面狀的各種方式,關照生活的美、環境的好。

午後的綠蔭,涼爽的帶著淡淡的寒意。仰起頭,秋日的陽光從相疊的綠色間縫裡,說聲「Hallo」,暖暖地溫度,叫人忍不住微笑...

我們其實可以跟自然生活在一起,而不是拿錢進圍牆裡看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u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