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Megumi
抵達高松港時,夜幕已經緩緩低垂而下。
在等船班到來之前,只擁有短短的半小時可以造訪高松港週邊所分佈的約10組作品,當然,在時間有限的狀態下是注定看不了「幾組」,後來也確實發現真的只來得及看了3組,而且這還是我又處在疾走的狀態下,才有辦法看了3組...
強烈建議大家,各島嶼一定要視作品數量、行程內容、周邊資源等,多預留些時間!而這次參與藝術祭的小島嶼,都有各自不同的島嶼輪廓,若有前往造訪,請不要吝於多待點時間,多體驗點各個島嶼不同的樣貌~
在介紹這組作品之前,得先聲明一下,這組作品的編號「No.1」不是藝術祭的編號「No.1」,而是位於高松港周邊藝術品群的「No.1」,真正的開天第一號作品,是位於近年來被稱為「日本現代藝術聖地」的直島啦!
隨著步伐愈加接近高松港,襲面而來的海風也以強勁的力道,預告著與這同樣很有「力道」的作品。
當這作品映入眼簾時,我的直覺是「!」。
作品在哪?就是照片右邊這棟建築物啦!現在大家應該可以知道為什麼「!」這符號,是我對於這棟建築物的第一印象了吧?這作品真的非常閃...
藝術家樁昇,將這棟隸屬於高松港管理事務所所轄,過去做為事務所、招待所等用途的古老建築物(1927年興建),重新換了一張臉--以鏡面為新的建築物外皮的,把整棟建築物給包覆起來,創作了新的街道視點。
如前面說過的,抵達高松港造訪時(其實是為了等客船準備要前往小豆島住宿),正值傍晚時分,這建築物的外觀顯得無比斑斕,真要用布袋戲裡常說的「瑞氣千條」來形容的話,也不為過。
建築的外觀,真實地映照出高松港周邊地區在不同時間裡,跟隨著時間所所改變的樣貌。(這組作品白天的樣貌,請參考這張官網的照片)
這位藝術家所想傳遞的創作理念,是期望透過這棟老建築物成為「環境載體」的手法,縱使將來作品展示結束(拆除)後,能創造出市民與街道產生對話、鍊結的契機。
是以,行走於這棟建築外側時,我們不難發現這鏡牆將周邊所呈現的風景、往來的人群,無遺地透過鏡子的折射,讓環境與過去屬於高松港的記憶對話、也創造新的空間對話。當然,我們也不難想見,這作品勢必也將在未來拆除之後,留下另一種記憶--將現在成為未來回憶的刻痕歷程。
我想,當這道牆拆除之後,經過這裡的路人,應該會看著復原的白牆,想著倒映在牆上的天空與街道吧?
而在建築物的內部,則保留了原來的空間及內部所使用的時鐘、門窗等物件,並透過現狀展示,讓這棟建築在人與空間的對話中,挖掘更多屬於高松港在時間軸上的過往與回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