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600.jpg by:Huei

這被綠意所包圍的美麗店家,在第一眼甫交會之際,就讓人不由得駐留。

鵝掌藤圓潤可愛地伸展著葉片,以翠綠的姿態佔據著一隅,而另一側的黃槐(不確定>_<),高倨著綻放鮮黃色的花朵,白色的素雅建築物,反倒成了烘托這片綠意盎然的最佳背景。

此外,為了區隔與臨棟建物的前坪,低低地架著鋼構的框架,前側還種植著綠草,彷若綠色長毛地毯的茂密,格外洋溢著養花蒔草的寫意。

這光景,究竟出現在充滿悠閒氛圍的自由之丘,還是充斥著許多迷你坪數與綠意小店的代官山?或者,是素以隱身於住宅區內個性小店而聞名的目黑區駒場呢?

こうじゃない!這被綠意所妝點的小店,其實就在台北。

有別於大馬路上的GUCCI、LV的專賣店,以摩登、時尚風格大剌剌地站在中山北路上,這些同樣掛著「中山北路」門牌的中古屋,經由立面整理與巧手重生的設計後,將一棟棟超過20年以上的建築,化身為商業空間使用,櫛比鱗次地灑落在巷弄裡,叫人忍不住在這晴日的午 後,因為這悠閒的綠意與各有韻味的老屋重生,走走停停。

這些老屋,不是古蹟,也不是歷史建築,更未達什麼追蹤列管保護的等級,真要說有啥高度保存價值也絕對稱不上。

然而說真的,老屋的保存,本來就不應該以法定不法定來論定,這些老屋之所以出現在城市裡,所反應的除了理性面所反應的建築時代、工法外,在感性面,也是做為呈現城市紋理、生活意象、場所回憶的方式之一,所反應的不止是空間與空間,還有空間與人、人與人、使用者等等多重背後意義,是非常有趣的城市輪廓。

 府城的「老屋欣力賞」已經推動兩屆,透過對於老建築再生案例的甄選、審查過程,不但讓台南人認識與再發現台南的老建築,也讓許多不是台南人的台灣人,發現許多對於老建築的想像。

500儘管在老屋再生的活化方式中,仍以餐廳為最大宗,但也有藝廊、民宿、美容院,甚至書店等形式出現,這些不同的再生模式,都在某種程度地反映出台灣對於老建築的態度,終於由開發中國家的「以拆為先」,只是以抹去過去,做為前進的方式,而能慢慢由開發與保存的洪流之間尋找出另一條新路。

由破壞式更新走向保存式更新的過程,走了很長一段路,直到現在也仍然不是主流。唯有理解到「保存並不是罔顧現代生活需求」,老建築的美好才有被重新呈現的可能,也才能透過嘗試尋找現代與古老的融合中,開啟另一種「進化中」的當代藝術創作契機。


這樣的處境,讓我想到日本的奈良漬。

我們都知道,京都、奈良都是日本的「千年古都」,擁有深厚的日本文化--然而儘管如此,在日本常民生活文化深具意義的「漬物」,仍因時代潮流以及當代飲食習慣的改變而受到衝擊。

前往奈良造訪的旅人,總不忘記要帶個由酒糟醃製的醬菜「奈良漬」當紀念,我自然也不例外(今年夏天去奈良,還因為買兩大盒,導致我行李箱更超重!)。每次只要打開奈良漬包裝的木盒、撥開包覆著酒糟的玻璃紙,那被醃成茶色的白瓜、西瓜、胡瓜、守口大根等漬物...逐一映入眼簾之際,每每就忍不住因急於一嚐深藏著濃郁酒香與甜脆的獨特口感,而垂涎三尺。

可是日本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對這種老東西不感興趣,不但不消費購買,也開始不拿這東西當做奈良伴手禮,導致奈良漬的銷售可說是每況愈下。

在三、四年前,有個新聞就提到:為了改善具有歷史文化的漬物受到遺忘的窘境,日本人於是想出將奈良漬轉化使用的方式。由於奈良漬本身便帶有香甜氣味,於是被實驗使用於泡芙、蛋糕、餅乾這些「洋食」內,也將奈良漬做為沙拉使用的食材之一,成為OL在追求便利與低熱量的「輕食」趨勢中,也能品嚐到傳統與當代食用文化相互融合的滋味。


前面所提及的這些實驗,都是日本人試圖為奈良漬開啟新扉頁的嘗試,也是對於保存過去的歷史、文化所做的努力。畢竟與其大聲疾呼日本人要多多食用漬物、珍惜傳統飲食文化,還不如實際找出讓過去與現在得以相容並蓄的新可能--奈良漬的新吃法,在推出之後,意外地得到許多迴響,也使奈良漬這種與傳統和食文化密不可分的漬物,得到了更多「可能性」的想像。

只是,對我而言,奈良漬最美味、深厚的口感,還是在白飯或白粥襯托下所呈現的味道。

500

老屋,不止存在於府城、台北,也存在於台灣的許多角落。

然而,就像奈良漬一樣,許多日本年輕人覺得這東西落伍、ださい(土氣),老屋也被很多很多台灣人冠上諸如陰森、破敗,甚至鬼屋這類形容詞,套句閩南語說法就是「嫌到體無完膚」(嫌到沒一塊好)吧?


民宿、藝廊也好、書店也罷,就像奈良漬融入泡芙、餅乾的不斷嘗試,都是為了找尋出另一種可能的過程。
如何讓這些充滿魅力的過去,在生活者與專業者的重新梳理,將扎根於過往文化的底醞,重新綻放出新的當代輪廓,反倒比起那些
經由國家機器以高度資金挹注哺養,每年編列預算的法定文化資產,更充滿了無限的創作動能、再生想像...

這些老屋,就像被時間旅人不小心灑落在台北的珍珠,儘管時間讓其稍有蒙塵,但只要拂去沾附在上頭的污垢,就能展現風華再起的新魅力,這風韻猶存的姿態,可比那キラキラ(閃閃發亮)的玻璃帷幕大樓,充滿魅力多了。

期待下一次散步,與更多可愛的老屋相遇。


500-3.png

 


後話:
下午背著我的DSLR從雙連站周邊散步到中山站周邊,再由中山站往台北車站方向慢慢晃,加上又順便參觀了幾個館、逛幾個小店、拍拍幾個案例,雖然一毛都沒花,卻也沒停歇地接連走了3個小時。

本來還想再去拍幾個公共藝術再踏上歸途,卻發現腰已經不行了,又痠又痛...
明明我今天根本也沒背長鏡頭,還只背了標準鏡頭,已經儘量把設備從簡才出門的!

明明不到10年前,我明明還可以做4小時田野調查不用坐下休息的,現在卻「老化」到
這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田地了。當我好不容易以歸速走回台北車站板南線,也終於撐著腰(孕婦狀?)在車廂的座椅坐下時,頓時只覺得真是老到一個欲哭無淚的程度啊!唉呀我的媽喂...囧r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gu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