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Megumi

前些天,跟同去參與藝術祭的友人聊及,如果可以再去一趟瀨戶內海,會想在哪個小島繼續未完的探險?

「小豆島」不約而同地,成了我們一致的選擇。

當然,如果Megumi走完了7個參展小島,或許有可能會迸出另一個答案也說不定。

但在因為時間有限的考量下,當時未能前往女木島、男木島、大島,所以也就無法客觀地判斷出對於這7個島究竟「最愛」何者了-然而,有別於直島因為藝術的大量進駐,以及相關人工建造物的興設,小豆島因為本身面積較大,而有著小島自身的住民構成與島嶼經濟,在整體樣貌的呈現上,確實有其較為鮮明的「生活島」輪廓。

相較於之前介紹過的「犬島」,位居瀨戶內海第二大島的「小豆島」(第一大島為淡路島),確實還真是個大島啊!這個島嶼因為天然氣候較為溫暖的緣故,因此非常適合用來栽植怕冷(不能低於15度)又需要陽光照射的橄欖,而這也成為這座島嶼聞名的產業,來到小豆島自是不能錯過了的產業體驗。

而小豆島,除了讓人想到橄欖之外,它究竟還是怎樣的一個島嶼呢?來自台灣的藝術家王文志,也同樣地在小豆島思考著這樣的問題。



編號66的「小豆島之屋」,座落於小豆島中山地區,高低錯落的棚田之間。

「棚田」(たな‐だ),在日本也經常被稱之為「千枚田」(せんまいだ),兩者所指稱的對象,其實都是在傾斜的坡地上,以細小切割、段差耕作的稻田,在日本甚至還有曾經舉行過「棚田百選」的活動,小豆島的「中山千枚田」也被列為其中一選,足見小豆島的中山千枚田可說是一處公認的美麗棚田。

中山千枚田之所以入選,除了此座棚田具有代表性景觀外,也因灌注中山千枚田的「湯船之水」(ゆぶねのみず)為日本的名水百選,這「名山名水」所建構而出的地景,更是讓中山千枚田的價值在水與綠之間,相互彰顯獨有魅力。

您或許會疑惑,為什麼明明要分享王文志的作品,卻講了一堆關於景觀的內容呢?原因在於這組作品的座落位置,存在著此地人文景觀與在地農業、生活、信仰間的深厚互動。中山梯田週邊的幾座神社,更會在春耕秋收時節時而上演酬神慶典,祈求四季豐收無事--而此番圖像,正是構築出中山地區常民生活形貌的元素。

這低伏於這座島嶼千百年之久的文化景觀,與神社一同交織出此地的生活文化,也讓台灣藝術家王文志,在此契機下孕育出「小豆島之家」。


「小豆島之家」,並不是真的為誰打造一個家。

藝術家期望透過這組作品的所傳遞的,是提供當地居民一個交流傳統藝術平台的意念,使藝術不僅只是創作,而是與生活者發生互動的媒介。所以這組作品在完成之後,也扮演著「小豆島
文化之家」的角色,展現傳統音樂、慶典演出等豐富文化面向。

外觀看來有10~15公尺高的竹編作品,主要包含著中間4個蛹狀結構所組成的空間,還有包覆在空間外側的蜿蜒竹編路徑。如果站在棚田頂端往下望去時,或許居高臨下還無法體驗到這量體的巨大,但當參觀者逐漸接近甚或站在作品前時,卻會忍不住越來越讚嘆這作品本身所呈現出來的質樸卻複雜的素材美,以及龐大的存在。

是的,正因為這座品真的大到根本不是藝術家可進行一人創作的尺度,所以這組作品理所當然地是經由許多人的手,一點一滴完成的。參與這組作品創作的幕後推手,除了包括王文志本身以及由台灣共同前往的工作團隊成員外,還包括了小豆島中山地區的兩個村落居民。



如照片所見,由於這組作品量體巨大,因此需要很大量的人工將竹片搭設、固定,所以光是作品的現地施作期長達一個半月。亦即,中山地區周邊聚落的居民,從六月開始就因為這組作品而進行大量的動員。

但真的難關在於,周邊地區的兩村,是根本沒有相互往來的。我們常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王文志這位外來的藝術家,又將要如何破冰呢?

說到這點,不由得感佩,日本人就是這點神奇!
之前曾在日本造訪世界遺產石見銀山時,曾經深刻體會到地方派系如何放下各自意見及立場,以「大局為上」的進行合作的實際案例,在小豆島又再一次上演了這樣的情節,日本人真的就有這種把小我放下的好本事,實在值得台灣好好學習。

小豆島之家這組作品,因為需要大量的竹材及人力,所以必須經由兩處聚落協助,而這兩座原本互相不往來還大眼瞪小眼的村子,也因為必須協調提供創作材料及人力協助下,不得不開始相互對話、進行工作分工。日積月累之下,在彼此一起為這組作品協助的同時,也慢慢一點一滴地在勞力工作間,逐漸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儘管存在於「人」的問題,在藝術這道活水的沖刷下,終於有了流動的新機,但而在作品創作間,還陸續發生了當地天候不佳、工作人員受傷等各種狀況,讓這組作品確實是在各種艱難中,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王文志的作品,就像這座品裡的鐵絲,而兩個村子的村民則彷彿一片片竹子,儘管鐵絲跟竹子是不同的素材,甚至以不同方式構成,但透過鐵絲一圈、兩圈的包覆,卻讓一片片原本各有樣態的竹子因此而交疊,共同交織呈現出美麗的璀璨新貌,怎不叫人感動?

當然,這兩座原本就互動欠佳的村子,並不會因為藝術的力量,從此關係由冰點轉為沸點,但這因為藝術進駐的契機,所帶來的互動活水,卻依舊叫人不由得因為這瀰漫著「療癒系」氛圍的作品,感到非常莞爾!
我想,這應該連王文志做為一個藝術家,在創作這組作品之前沒能想到的另一重課題吧?


在瞭解前因後果之後,讓我們進入一起踏進「小豆島之家」吧?!

進入這組作品之前,會先踏上通往作品的竹編步道,王文志以其運用原始竹材進行塑形的方式,透過竹管與竹片纏繞出把手、竹片交織出長長的蛹道、竹管排列組合成竹板,鋪設出一條引導參觀者前往移動的路徑。

只是,才踏入竹子所編織成的蜿蜒蛹道的第一時間,Megumi就突然發現身邊的陽光竟然消失了!(驚)
造訪這組作品時,正是大中午的烈陽時分,但這交纏的竹片間,卻悄悄為來者篩去些許躁熱,那不規則跟著竹片的形狀穿透而入的光線,以及貫穿在蛹道裡的風,紛亂的舞動在蛹道裡,掠過絲絲涼爽空氣。

還沒踏入作品核心,才走道蛹道就讓人覺得很開心。那迷離的陽光,分明地讓人流連,為這美麗而迷離的光影所感動。儘管許多人對於這「小豆島之家」各有參觀後的詮釋,有人說像城堡、有人說像小花,還有人說像草帽...不過,這組作品,據說是以「去殼的米」做為創作意象的原生點,藝術真的是非常感性的創造。

隨著步伐一步步踏入,作品核心的空間也終於映入眼簾。

這組作品的平面,其實是中央為圓形、外側4道圓弧形,左右兩道弧形各有通往作品兩側的通道。在作品中央的圓形,是一組編織至頂的圓形舞台,高度約30-40公分,來者可脫鞋之後,上到平台或躺、或坐、或臥,甚至要像「螢之光」的主角野宮螢在上頭,來回ゴロゴロ~ゴロゴロ地滾動,也絕對沒問題啦!

爬上平台之後,挑個自己喜歡的姿勢閉起眼睛,享受一下作品的氛圍。

往上方望去時,可以清楚的看到竹子交織而成的紋理,在斑斕的光影間,也能叫人因為灑落在竹片的忽明忽滅,感受到作品與自然對話的互動,輕易進入那縱橫交錯的迷幻世界。

慵懶地躺在竹地板仰望作品的Megumi突然想到,米在去殼之後,只留下胚芽與內皮,這也正是穀類在去除外殼之後的真正精華,以及營養價值。不知道藝術家所想透過這組作品訴說的,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意境在其中?在去蕪存菁之後,以當代藝術為平台,留下蘊含在本質裡的傳統文化基底。

我當然不知道答案,只是這麼臆測而已。


安靜又涼爽的小豆島之家,讓人在正午時分雖然飢腸轆轆,卻又因為這舒服的環境,以及宜人又涼爽的谷間涼風,而像隻懶貓只想躺在這美麗又涼爽的藝術品裡,開始昏昏欲睡起來...

為了不要真在藝術品裡睡著,只好趕緊起身,暫時來個小探險。

於是順著附近山谷的道路,往有水的地方鑽去,打算體會一下清涼又降溫的湯船山山泉水,洗滌冰鎮一下被太陽狠曬過的皮膚--反正,隔離霜回車上再重擦就好,小豆島的山泉水可相遇這一回!開心地把DSLR反背在背後,大步踩踏過山谷間的石頭,蹲在溪間以手掬水,山泉的冰涼從指尖竄入的瞬間,叫人忍不住雀躍,真是舒服,夏天就該在青山綠水裡徜徉。而這冰涼的山泉實在太吸引人,連口感都帶著甘甜,也難怪是名水百選啊!

再回頭看向「小豆島之家」,心裡不由得暗嘆,如果再問一次去不去看這場藝術祭,我應該會說出「非去不可!」這種無敵任性的話吧?(哈哈...)

 
D28.jpg  
D31.jpg  


後記:

「小豆島之家」由於也做為辦理藝術活動的場所,所以在來客造訪上的開放時間,也會視活動調整(本藝術祭的作品,一般都只展出公開到下午5點),大家不妨從官方網站上的這張照片體會一下小豆島之家在夜間發亮的模樣。

瞧,是不是跟白天看到的感覺很不相同啊?

本圖出自 http://setouchi-artfest.jp/blog/post/733/



arrow
arrow

    Megu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