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Megumi
曾在BBS站中央情報局(CIA)擔任日劇版版主的友人(偉士牌的電視筆記)說起日劇版屆滿20年的事。
原來,日劇版已經走過20年了啊!
但老實說,BBS之於我,其實已經像是得聽到嗶聲,穿過長長的等待,才能撥接上網路的那個時代般,是段已經遙遠又曾經熟悉的回憶了......
※ ※ ※
木村拓哉的《長假》、鈴木保奈美的《東京愛情故事》、大澤隆夫的《仁醫》、井上真央的《流星花園》這20年來,不知道您最喜歡哪部日劇?
回顧20年以來,讓我個人最著迷的日劇,不是由大神等級主演,而是如今只要提到「漫改劇」都不會錯過的經典作品之一《交響情人夢》(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這個故事的構成,並不複雜。
就是演奏技巧出色卻懷才不遇的音樂系學生千秋真一,遇到不認真學習卻擁有音樂才能的天才野田惠,兩人相遇之後所碰撞的各種火花,以及相互扶持在專業領域與感情路上成長的故事。
故事場景,由求學的大學到留學的巴黎,又從留學的巴黎,與歐洲各城市連結。
※ ※ ※
當年,這部作品可說叱吒風雲,從電視劇本篇(2006)、SP前後篇(2008)到電影前後篇(2010),不斷的改編翻拍,還締造出高達二十五億的周邊各種產值。
諸如,以交響情人夢使用曲目而舉辦的音樂會、粉絲蒐集的周邊商品所舉辦的同人展,周邊商品更是琳瑯滿目,從服裝、音樂到小物應有盡有。不只是日本,在亞洲的日劇圈都造成了一陣旋風。
除了伴隨這波風潮,而在網路出現許多同人文、配樂討論文之外,拍攝的場景,自然也成為許多喜愛這部作品的觀眾朝聖的地點。
帶著地圖,從東京的場景開始,造訪野田妹與千秋學長的住所、就讀的音樂大學、主角們走過的街道、對話的公園...在東京的經堂、下丸子、調布、府中、溝ノ口等車站,體驗第一次下車造訪的經驗。
甚至造訪九州,踏上那個「和東京完全不一樣的日本」(笑),造訪野田妹的老家、吹口哨的提防、彈塗魚的濕地、還有千秋學長擁抱野田妹的步道等等,感受著各種實地造訪的滿足。
還記得初抵佐賀時,我還因為大川的建築幾乎都低於三樓、路寬車少而訝異不已。
※ ※ ※
沒有GPS、谷哥大神帶路的時代,總是得帶著一張大大的地圖出門。
把所有場景一張張影印出來之後,得拼起來著色和寫標記,再把場景照片印出來貼在空白處、手帳內,這樣才算是做完一張完整的場景地圖。
交通方便的地方,就先查好各種交通接駁方式;交通不便的地方,就騎乘腳踏車前往,或者走路去。
那樣沒有網路相伴的旅行,自然也不免小有出包之時。像是在路口轉錯路,大半時間後才發現;像是查到了地址,卻發現門牌號碼是好幾家共用。
各式各樣的,因為沒有網路可以立刻確認,而考驗著自己夠不夠冷靜、能不能堅強的面對狀況、處理狀況,倒也是另一種學得讓自己「處變不驚」的方式。
※ ※ ※
有時,好不容易千里迢迢到了拍攝地,卻發現場景細節已經不一樣。
因為公園的座椅被拆了、欄杆的顏色被重塗了,而有著說不出的惆悵感,暗惱為什麼沒有早點出發踏上旅途呢?如果一心動,就立刻行動該有多好。
也曾在其他日劇的場景旅行中,遇到正好與演員有交流的店主,開心地分享關於拍攝幕後的裏話、說著某某演員真的好帥、某某演員禮儀非常好等分享,讓人因這樣的相遇而感受到幸福的氣味環繞,想著下回還要來。
「就是這裡、就是這裡!」
那種帶著陶醉的感動,只有喜愛著那部日劇的劇迷能領略。
※ ※ ※
因為日劇,讓旅行有了新的方向;
因為場景,讓旅行有了新的滿足。
日劇也好、旅行也罷,儘管目前都是中止狀態,但當疫情遠去,我知道那些拉起行李箱出發的日子,還會繼續。
一如日劇版走過20年,仍會持續下去那般。
下一回場景旅行,要追哪部呢?
(照片是2012年佐賀的干潟よか公園附近,野田妹眺望有明海的欄杆,以及我收工前的影印紙地圖)
---
たびの車窓から
從旅行的車窗眺望
ImissCIAdoramania20th
20200424
留言列表